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研究團隊在《Molecular Cancer》發表創新性研究,通過單細胞多組學技術結合功能實驗,首次揭示FABP1+腫瘤亞群通過PLG-PLAT信號軸促進血管生成的分子機制。
減緩阿爾茨海默病進展,幽門桿菌有妙招
幽門螺桿菌的一種蛋白質已被證明可以阻斷有害蛋白質聚集體的形成,這種蛋白質聚集體被稱為淀粉樣蛋白,與阿爾茨海默氏癥、帕金森氏癥和2型糖尿病等疾病以及細菌感染有關。這是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的結果。
硫酸化糖胺聚糖介導的脂蛋白攝取:腫瘤抵抗鐵死亡的關鍵機制
為解決腫瘤如何利用外源脂質抵抗鐵死亡的科學問題,研究人員通過功能遺傳篩選發現,依賴硫酸化糖胺聚糖(GAGs)的脂蛋白攝取是癌癥鐵死亡敏感性的核心調控因素。
Nature Medicine:首次發現線粒體突變與免疫治療耐藥性相關
對于部分患有侵襲性黑色素瘤的患者,免疫檢查點阻斷(ICB)療法有望實現長期緩解。然而,盡管部分患者的應答狀況良好,但其他患者對ICB療法存在耐藥性。研究團隊揭示了遺傳因素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而答案出人意料地藏在線粒體中。這項研究成果于6月5日發表在《Nature Medicine》雜志上。
Molecular Cell:DNA修復系統中的“隱藏玩家”——Nup98
近日,南加州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長期以來被認為協助分子進出細胞核的蛋白質Nup98還扮演著另一個令人驚訝的角色:指導細胞進行精心修復,并降低可能導致癌癥的遺傳錯誤風險。這項研究結果于6月5日發表在《Molecular Cell》雜志上。
《Cell Reports Medicine》驚!基因編輯會觸發造血干細胞的炎癥、衰老樣反應
米蘭圣拉斐爾Telethon基因治療研究所(SR-Tiget)的科學家發現,使用CRISPR-Cas9結合AAV6載體進行基因編輯,可能會觸發血液干細胞的炎癥和衰老樣反應,損害其長期再生血液系統的能力。該研究發表于Cell Reports Medicine,概述了克服這一障礙的新戰略,提高了基于基因編輯的遺傳性血液疾病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Nature Medicine:同樣是吃碳水,為什么每個人的血糖反應不一樣?
斯坦福醫學院領導的一項研究表明,個體對某些碳水化合物的血糖反應差異取決于個人的代謝健康狀況,與特定的代謝疾病有關,包括胰島素抵抗或β細胞功能障礙,這兩者都有可能引起糖尿病。
雙靶點CAR-T細胞療法可減緩膠質母細胞瘤生長
雙靶點CAR-T細胞療法有望治療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腦癌。近三分之二的患者在接受試驗性CAR-T細胞療法后,腫瘤縮小。盡管生存數據仍在積累中,但已有數名患者在接受這種療法后存活了12個月或更長時間
Nature Genetics:腫瘤轉移過程中會積累更多的拷貝數變異,而不是突變
近日,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MSK)和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分析了3,732名癌癥患者的基因組圖譜,這些患者覆蓋了20多種原發性腫瘤類型,并接受了多次腫瘤活檢。研究人員發現,腫瘤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化,并且轉移灶往往會積累更多的拷貝數變異,而不是突變。這項研究成果于6月2日發表在《Nature Genetics》雜志上。


